有18道题,约10970个字。
2015届初三毕业班片区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计18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7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
⑵,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分)
⑶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1分)
⑷描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1分)
⑸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1分)
⑹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7)山川之美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陶弘景面对山川发出了这样感慨,“自康乐以来,。”(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分)
(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2分)
(9)用典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现归来后感慨的诗句是,。(4分)
二、语言运用(24分)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周末你到厦门第一医院导诊台担任义工,遇到初次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咨询就诊流程。看了医院的就诊流程图后你问:“”,得知是自费患者后,你说:“。”(提示:请参照右边的示意图作答。)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9分)
承受是一种真诚,一种用心铸成的应允领悟;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乱世不慌的气度和坦荡;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排泄流俗、A宏扬(hóng)正气的凸显和舒展。承受如一杯陈年老酒,醇香而B香冽(liĕ);承受似一支乡音俚曲,粗朴而深厚;承受是一位哲学家的C絮(xù)语,含蓄而D隽永(juān)。
(1)请将文中的“乡音俚曲”,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3分)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3)根据语境,仿照划线的句子,再写两句你对于承受的感悟。(4分)
4.综合性学习(11分)
凡谈古诗,必称李白。学校开展“走进李白,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⑴你从网上查到一段描写李白的文字: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以上材料用歌者、、游者来描绘李白的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现的是李白的孤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的是李白的;从“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可见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是。(3分)
⑵老师展示了以下三幅图,哪一幅最合适作为“走进李白”诗歌节的主题宣传画?请说说推荐理由。(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