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390字。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本板块所选的四首词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各一首,这四首都是婉约词,且表达的情感有类似之处。李煜的《虞美人》写他亡国后内心绵绵的愁怨。晏殊的《蝶恋花》细腻地表达了痴情女子的离恨别愁。柳永的《雨霖铃》基调低沉,“离情”线索贯穿全篇,词中只出现了一个“别”字,但字里行间却处处见“别”情,实在高明。李清照的《声声慢》充斥着冷清、愁苦的气氛,表现了李清照晚年寡居时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由此看来,四首词中的感情都可以归结为“孤独愁苦”。教学重、难点是从意象出发,整体把握词的意境,感受体会词人们抒发的人生愁苦,并以此来探究四首词表达的感情存在的差别。另外品味四首词各异的语言,赏析它们各自独有的艺术手法也应作为教学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首词虽同属婉约词,但前两首在词境的开拓上有大气魄,境界阔大深远;而后两首词则在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方面有独到的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此有所认识和体会。
  思路方法
  本板块所选作品文意理解的难度都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因此学习这一板块,可以按照诵读、涵咏、赏鉴的过程来进行。词有合乐可歌的特点,比之诗更便于吟诵,所以教学中诵读仍是很重要的一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体会词人细腻的情感,感知词的内涵,在诵读时要注意词的平仄和押韵,读出感情,读出内涵。涵咏即咀嚼回味,细细品味词的内蕴,通过涵咏就可以慢慢进入词的意境中去,可引导学生从词的章法入手,通过想象联想来进行品味。通过对词的意境的把握,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底对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进行评价了,这就是鉴赏。课堂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力求让学生体会到词别是一家的风味。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1.回顾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各首词的重要思想内容。通过诵读品味词的语言、音韵之美。
  2.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词的意境。比较各首词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词人内心,感受不同处境和心境下不同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提到这两句,我们常常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确,我们对于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对于一位失败的政治家,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李煜却给后代留下了许多血泪文字,一位昔日君主记忆中的伤痕,一位亡国之君内心的绝望,让他唱出了千古传诵的血泪悲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歌曲导入
  播放邓丽君歌曲《几多愁》(《虞美人》),学生学唱,以此导入。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俱为五代著名词人。李煜的词上承花间词和南朝宫体词,下启北宋婉约词,其所创言怀述志的新诗体,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使词摆脱了花间词曼声吟唱的风格,并对北宋豪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较大影响。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华艳温馨,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他在亡国的惨境中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词里倾泻他“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特别是在被害前几年,囚徒生活使他备受艰辛与侮辱,其词歌咏孤独、梦和对人生的厌倦,使他的词有哀怨凄绝的“以血书”的特色,写出了士大夫们人人感到而苦于说不出的悲哀。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