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配套答案]陈情表(3份)
[同步练习+配套答案]陈情表.doc
[导学案]陈情表.doc
[教案]陈情表.doc

  《陈情表》
  一、知识链接。
  1、解说文体 : 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2、作者简介:
  李密(23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祖母刘氏抚养长大,甚孝谨,勤学。青年时仕蜀汉,数使吴,有才辩,敬慕诸葛亮。蜀汉亡后,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征他为太子洗马,他因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不肯应命,上表陈述自己的情况,晋武帝看了他的表,很受感动,说他在当时的名望不是虚传的,就不再勉强他。
  此文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不能应诏的苦衷。言语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有扣人心弦之力。李密此文影响很大,被收在梁萧统编辑的《文选》中,成为经典名文,也收在《晋书•李密传》中,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背景资料: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4、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
  ……
  课  题 《陈情表》教案
  教  学
  目  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体会和谐美,人情美。
  教  学
  重  点难  点 1.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  具
  准  备 PPT
  作  业
  内  容 完成同步练习
  教  学
  后  记
  ……
  《陈情表》同步练习
  一、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险衅(xìn)  夙(sù)遭闵凶       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茕(qióng)茕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终鲜(xiǎn)兄弟.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以”。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     )
  B.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C.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D.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
  E.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