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0+3220字。
《项羽之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明确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2.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
二、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
三、通读全文:
A、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
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
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
合作探究
1、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
2、每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同的性格侧面,试结合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项羽的性格
3、结合项羽的一生经历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4、在你心目中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
5、本文有何写作特点?
展示交流
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
……
项羽之死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人物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进行人物形象的鉴赏。
教学难点: 概括人物鉴赏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由此导入到这首歌讲的是什么人的故事。(学生回答:西楚霸王项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西楚霸王最后的雄风。(板书课题:项羽之死)
二、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自称“太史公”。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西汉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幼年在家乡耕牧、读书,十岁随父到长安,曾就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开始漫游,到过现在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到长安后做郎中;又奉使西南,侍从武帝巡狩,足迹几乎走遍全国各地,他观瞻了历史的遗迹,了解了社会风土人情,搜集了传闻轶事,他在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后,博览了朝廷藏书,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史记》的写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史记》的撰写,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迁为之辩解,因而得罪汉武帝,被判死刑。按汉律,或纳钱或受宫刑均可免除死罪,可是他家贫不足以自赎,亲朋因慑于汉武帝淫威,莫肯营救,曾想“引决自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接受的残酷的腐刑。其所以“隐忍苟活”,就是为了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完成。当时他精神上十分痛苦,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忍受“扫除之吏”、“闺阁之臣”的屈辱,十分悲愤,经常用先贤受迫害后从事著述的事迹激励自己发奋著书。约在太始四年(前93年)完成写作。
2、作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内分体例:《本纪》十二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