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360字。
目 录
(课标核按钮教师版)
单元集训•5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 2
单元集训•6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 8
单元集训•7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 15
单元集训•8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4) 22
单元集训•9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5) 29
单元集训•13 第5单元 阅读鉴赏中外小说(1) 36
单元集训•14 第5单元 阅读鉴赏中外小说(2) 40
单元集训•15 第5单元 阅读鉴赏中外小说(3) 44
单元集训•5 第2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
[共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荆公①以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②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谔然无以对。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
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③也。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取材于王铚《默记》卷下)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 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 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 ⑥〔院子〕旧时称仆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1.B (联系上下文,注意人称变换:“王荆公”“秀公”是人名;“蒋山”是地名。加上标点符号是: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省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通过省试后方可进入殿试。
B.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判,是代理(某官职)的意思。在文中是说陈秀公被罢免了宰相之职之后降为镇江军节度使,且代理扬州知府之职。
D.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天(一说为前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2. C 〔判,是兼任(某官职)的意思,而且是以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
C.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被送信人误认为老兵。
D.王安石简朴低调,出行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3.A (“严厉批评”与原文不符,皇帝的批评比较委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2)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果然:果真这样。乃:于是。舍:施舍。为:作为。(2)遽:急忙。以:连词,表顺承,而。而:连词,表转折,却。反问语气。〕
〖参考译文〗
王安石把第二个女儿嫁给蔡卞,吴国夫人吴氏因为刚刚富贵,加上疼爱这个女儿,就用当世名贵的乐晕锦来做帐幔。还没有举行婚礼,说他们浮华奢侈的话已经传播开来。神宗有天问王安石说:“卿是大儒之家,听说要用锦帐来嫁女?”王安石吃了一惊,没有话可以回答。回到家里一问,果然如此,于是就把锦帐施舍给开宝寺的福胜阁作为佛帐。第二天再奏对时,惶恐地向神宗请罪。
先父说:与阎二丈询仁一起参加礼部考试,在相国寺遇到了一位风格挺秀的少年。等他下马脱去毛衫,原来是王元泽。这时正值严冬,因此一起在一座小院里烤火取暖。询仁向他打听荆公的去就打算,说:“舍人为什么久召而不来京城?”答道:“大人长期生病,并非有其他缘故。最近因为朝廷给予的恩典极重,不久就会来的。我这次不仅是要参加省试,而且是大人先派来京师寻找住宅的。”询仁说:“舍人既然要来,哪个人不愿意租借住宅(给他),何必预先寻找呢?”元泽答道:“大人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想找与司马君实靠近的房子。他常在家里说:‘选择邻居必须选择司马十二,这个人居家事事可以效法,想叫儿辈们观察其言行举止并向他学习。’”
王荆公掌管诏令起草时,遇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当时年纪已50岁了,悲伤过度,不在内宅住宿,而用稻草麦秆当席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当时,潘夙是荆公的好朋友,正主政荆南府,派人送书信到金陵来。送信人来到,进入厅堂,看到一个人席地而坐,露着头很消瘦,愕然地以为是名老兵。就招呼仆役叫把书信送进内宅。荆公急忙取过书信,坐在铺上拆开阅读。送信人生气地说:“舍人的书信而仆役自行拆看能行吗?”高声怒喝。旁边的人对他说:“这就是舍人。”送信人惊慌地走出门,嘴里说道:“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被免去宰相的官职,以镇江军节度使身份兼判扬州。他先人的坟墓在润州(治所在镇江),而镇江就是他所任节度使官衔的本镇。每年十月初一日和寒食节,(皇上)下诏准许他(从扬州)去镇江省视祭扫两次。两州接送,旌旗舳舰,官吏穿着锦绣,路上浩浩荡荡,真是古今一时之盛况。当时,王荆公住在蒋山,骑驴进出。正好荆公病愈,秀公请示朝廷,要求准许他带领随从去看望荆公,朝廷同意了。秀公的船只前后衔接,蔽江而来,沿路已经布告百姓,在船上不停地喝道(其他船只避让),弄得人们只好都叹气。荆公听说他要来,坐上两个人抬的鼠尾轿,到江边迎接。秀公击鼓张旗的舰舳正在喝道,突然看到荆公在芦苇中停着轿子等待。秀公叫靠岸,大船在江中周旋了很久,才能够停下相见。秀公极其惭愧,回去的路上,命令船上不再喝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黄绂,字用章,其先封丘人。曾祖徙平越,遂家焉。绂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行人,历南京刑部郎中。刚廉,人目之曰“硬黄”。大猾谭千户者,占民芦场,莫敢问,绂夺还之民。
成化九年,迁四川左参议。久之,进左参政。按部崇庆,旋风起舆前,不得行。绂曰:“此必有冤,吾当为理。”风遂散。至州,祷城隍神,梦若有言州西寺者。寺去州四十里,倚山为巢,后临巨塘。僧夜杀人沉之塘下,分其资。且多藏妇女于窟中。绂发吏兵围之,穷诘,得其状,诛僧毁其寺。仓吏倚皇亲干没官粮巨万,绂追论如法,威行部中。历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