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课时,约3300字。
3.陈奂生上城
雅礼中学 陈勤芳
高晓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读全篇,分析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进而了解作品反映的特定背景和主题;
2.指导学生仔细品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教材分析
小说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至于县招待所的高级房间里,也就是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依次观照新时期陈奂生式的农民。作品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引导学生通读全篇,分析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进而了解作品反映的特定背景和主题;二是指导学生仔细品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题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要素,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历史。好的小说往往具有巧妙的情节,如《项链》的情节特点就是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的小说——《陈奂生上城》。

二、写作背景及作者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话、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特区发展一景、农民的喜悦
2、“陈奂生”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出国》  


三、布置预习
1、注意字词:冠冕堂皇  喷嚏   莳(shí)秧     尴尬
打烊  三爿(pán)   忐忑不安     惬(qiè)意
2、思考问题:
    (1)本文的情节结构;
    (2)心理描写及其特点;
    (3)人物形象及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