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40字。

  【一师一优课】人教课标版必修1.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准确说出本则新闻的结构。
  2.分析富有意蕴的句子,概括本则新闻的写作特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对“二战”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奥斯维辛”很陌生。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非常必要。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对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可通过对比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进行突破。
  【重点难点】
  分析富有意蕴的句子,概括本则新闻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声乐图文,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多媒体演示)
  (教师低沉缓慢地:)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板书标题中的“奥斯维辛”)
  同学们,你知道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简答)
  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61个国家,伤亡人数达9000余万,仅在奥斯维辛死亡人数就达到了400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啊。因此,奥斯维辛一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关于它的新闻就铺天盖地。(板书标题中的“新闻”)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二战结束13年后,参观奥斯维辛纪念馆,写了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作者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板书“罗森塔尔”“没有什么”及“普利策奖”)
  设计意图:
  图片配以文字、背景音乐以及老师低沉缓慢的抒情语言,渲染气氛,同时对奥斯维辛作一简介,一举多得。标题中“新闻”二字点明本文体裁,“没有什么”是作者特意设置的富有深意和悬念的独特点,“普利策奖”是本节课主体生成环节的纲目,此处呈现是一个重要的铺垫。通过上述导语设置,逐步呈现,使导语有梯度,有启发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