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80个字。
《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感知,领会文章寓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3、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被告谋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
预习自测
1、以简短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迪的作品叫。
2、寓言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的动植物。
3、《蚊子和狮子》选自《》;《塞翁失马》选自《》。
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护()饶头()何遽()堕而折其髀()()
跛()赫拉()粘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