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
第7课.ppt
第4课.doc
第4课.ppt
第5课.doc
第5课.ppt
第6课.doc
第6课.ppt
第7课.doc
第二单元 第四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薇(wēi) (yán)狁 靡(mǐ)室靡家
B.不遑(huánɡ) 归聘(chěng) 王事靡盬(ɡǔ)
C.孔疚(jiù) 戎(rónɡ)车 四牡骙骙(kuí)
D.所腓(fēi) 象弭(mǐ) 雨雪霏霏(fēi)
【答案】 C(A. :xiǎn,B.聘:pìn,D.腓:féi。)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薇亦作止(停止) 莫止(同“暮”)
狁之故(缘故)
B.不遑(闲暇) 归聘(问)
载饥载渴(又……又……)
C.忧心孔疚(很) 不来(回家)
彼路斯何(那)
D.四牡业业(雄马) 所腓(遮蔽)
狁孔棘(同“急”)
【答案】 A(止:句尾语气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答案】 B(A.“复关”代指从复关来的“氓”。C.“坚”“锐”代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D.“总角”代指少年时代。)
4.诵读要读出诗作的感情色彩和语调。对下列诗句所含感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思念、回忆)
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伤心、无奈)
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热情、温柔)
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
【答案】 D(决绝,刚烈。)
5.下面关于《采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在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答案】 D(主要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蕙 (rǎng) 可惩(chénɡ) 忳郁邑(tún)
B.相道(xiānɡ) 嫉余(jí) 謇朝谇(jiǎn)
C.延伫(zhù) 朕车(zhèn) 以为裳(chánɡ)
D.椒丘(jiāo) 菲菲(fēi) 高余冠(ɡuàn)
【答案】 C(A.纟襄:xiāng,B.相:xiàng,D.冠:gu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
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
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
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
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
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答案】 C(伏:守、保持。)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长余佩之陆离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哀民生之多艰 D.固前圣之所厚
【答案】 B(A.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步:名词用作动词;C.哀:形容词用作动词;D.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
【答案】 C(A、B、D为定语后置句。)
5.下列诗句中不属对偶的一项是( )
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答案】 D
6.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
第二单元 第六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姥(mǔ) 槌床(zhuī) 哽咽(yè) 伶俜(pīng)
B.葳蕤(ruī) 珰(dāng) 拊掌(fǔ) 玳瑁(dài)
C.主簿(bù) 赍钱(jī) 否泰(pǐ) 婀娜(ē)
D.磐石(pán) 摧藏(cáng) 鲑珍(guì) 晻晻(yǎn)
【答案】 C(A槌:chuí,B蕤:ruí,D藏:zàng,鲑:xié。)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驱使 葳蕤 遗弃 琉璃
B.槌床 纨素 钱帛 嘻戏
C.蒲苇 拊掌 婀娜 窈窕
D.娇逸 红罗 踯躅 彷徨
【答案】 B(嘻—嬉)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可爱) 幸可广问讯(幸运地)
B.故作不良计(故意) 渠会永无缘(他)
C.始适还家门(出嫁) 适得府君书(刚才)
D.其日牛马嘶(马叫) 逆以煎我怀(预料、想到将来)
【答案】 A(幸:希望)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嬉戏莫相忘
B.共事二三年 可怜体无比
C.处分适兄意 不久当还归
D.叶叶相交通 千万不复全
【答案】 A(B共事:古:一起生活;今:一块工作。可怜:古:可爱,今:值得怜悯。C.处分:古:处理;今:对罪犯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还归:古:回来,追回;今:把借来的东西送还本主。D交通:古:互相穿插重叠;今: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千万:古:无论如何,表示坚决;今:务必〈表示肯切叮咛〉。)
5.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
第二单元 第七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伤终老 辟如朝露 慨当以慷
B.攸攸我心 兰泽芳草 周公吐哺
C.山不厌高 越陌度阡 乌鹊南飞
D.绕树三匝 同心离居 误落陈网
【答案】 C(A.辟—譬,B.攸—悠,D.陈—尘。)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
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
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乌鸦)
【答案】 B(苹:艾蒿。)
3.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答案】 D
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答案】 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