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全套精品35套,含答案解析)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10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1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2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3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4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5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6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6文言文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1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2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3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4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古代诗歌鉴赏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2文学类文本 小说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2文学类文本 小说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3文学类文本 散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3文学类文本 散文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4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4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2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2辨析并修改病句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4仿写与修辞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4仿写与修辞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5选用、变换句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5选用、变换句式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doc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1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板块一 教材过关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通“纳”,接纳
  B.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智慧、明智
  C.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D.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连词,并且
  解析 D项“而”通“耐”,能力,能耐。“而”因与“耐”古音同而借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
  答案 D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B.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C.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D.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通“挡”,抵挡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通假字的使用。当,读dānɡ,对等,比得上,不是通假字。原文说“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这里比较的是刘邦与项羽军队的数量。
  答案 D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B. 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除
  D. 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除:授予官职。注意D项“辩”通“变”,释义正确。
  答案 C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C.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发现
  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发:打开。
  答案 C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
  B.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贿赂
  C.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D.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解析 赂:赠送礼物。
  答案 B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B.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向:过去,以前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好像
  D. 举酒属客     属:音zhǔ,劝酒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如:到。注意D项“属”读zhǔ时还有一种常见义“写作、撰写”,如“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答案 C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鸡豚狗彘之畜      畜:音xù,畜养
  B.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吝惜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通晓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通:普遍。
  答案 D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C. 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退
  D.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让:责备。
  答案 D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3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1.[2014•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孟子言求放心,而康节邵子曰:“心要能放。”二者天渊悬绝。盖放心者心自放也心放者吾能放也放心者如鸡豚出于埘栅不求则不得心放者如鹰隼翔于云霄而绦镟固在吾手也众人之心易放圣贤之人的心能放易放者流荡能放者开阔流荡者失其本心开阔者全其本心。
  (取材于《鹤林玉露》,有删改)
  答案 盖放心者/心自放也/心放者/吾能放也/放心者/如鸡豚出于埘栅/不求则不得/心放者/如鹰隼翔于云霄/而绦镟固在吾手也/众人之心易放/圣贤之心能放/易放者流荡/能放者开阔/流荡者/失其本心/开阔者/全其本心
  参考译文
  孟子说,求放心,而康节邵子说:“心要能放。”两句话有天渊之别。放心,是自我释放的意思。心放,是放飞自我的意思。放心,好像鸡和猪从鸡窝与猪栏里出来,不找它们是不会回来的。心放,好像鹰隼翱翔于云霄间,但绳环一直在我手中。一般人的心容易放纵,圣贤之人的心能够放飞。易放纵的人任性散漫,能放飞的人心胸开阔。任性散漫的人,会迷失本心。心胸开阔的人,则能保全本心。
  2.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 童 心 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为 不 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绝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若 失 却 童 心 便 失 却 真 心 失 却 真 心 便 失 却 真 人 人 而 非 真 全 不 复 有 初 矣。
  解析 能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有文言文整体感知能力,同时注意多从语气副词的小角度切入。
  答案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参考译文
  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具有的真诚的本性。
  3.[2015•北京海淀区高三测试]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至_家_适_几_上_有_钱_数_十_少_年_即_以____手_叠_钱_高_下_堆_垒_之_翁
  ……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5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板块一 古文翻译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服徭役)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1)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中考查了被动句和判断句,“见”表被动,“是……也”表判断。(2)中考查被动句和省略句,“为”表被动,“争为用”即是被动句,又是省略句。此外,“重”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 (1)在乡里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修养得还不够。
  (2)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争着被他使用。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把酒饮尽。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就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的姐姐发怒说道:“凭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本来应该杀了他,是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8.6文言文阅读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
  第一练 题苑撷真
  [传记类]
  一、[2014•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休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 权 留 史 馆 修 撰 以 下 之 休 烈 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答案 C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抓住常见的“夫”“盖”“曷”等句首词语,“也”“矣”“乎”等句尾语气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