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60字。

  7. 《陈情表》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创设学习情境: 
  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学习任务:
  (一)课文分析
  1.概括1、2段的大意
  2.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3.第2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二)文言字词句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险衅(     )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拔擢(    )
  优渥(     )猥劣(     )陨首(     )希冀(     )逋慢(     )
  2、解释重点词语:
  ⑴、慈父见背      
  ⑵、躬亲抚养
  ⑶、零丁孤苦      
  ⑷、寻蒙国恩
  ⑸、具以表闻          
  ⑹、责臣逋慢
  ⑺、则以刘病日笃      
  ⑻、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通假字
  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⑵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古今异义
  ⑴臣以供养无主。
  ⑵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⑶则告诉不许
  5.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⑴.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⑵.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⑶.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补充学习资料: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归纳总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