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个字。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聆赏一阙清雅之音——《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美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宣扬母爱的散文诗,篇幅短小感情真挚,作者以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三条心路历程,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向我们描绘了在雨中三次看莲的情景,为雨打红莲而担心,为荷叶护莲而开心,情随景迁,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处处写莲,却只在篇末的主旨句中点明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达到以花喻人的目的。总体看来,这篇散文诗具有三大特点:
1、构画的图景美。2、创设的情境浓。3、设计的结构巧。
此外本文前后多处照应。首段“两缸莲花”,一红一白,后文都有交代;第二段的三蒂红莲,第三段有呼应;人类的母爱与植物的母爱彼此回应,相得益彰,犹如画家浓墨重彩于丹青,形体、神韵、浓情顿显,令人感动不已。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所有这些照应全无斧凿痕迹,显示了作家行文布局的娴熟技巧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让读者如品醇茗,如饮佳酿。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思维活跃,教师应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七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母爱;初读感知,把握诗情;品读涵咏,妙点赏析;拓展延伸,深化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品析散文诗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ppt课件:出示课堂进程中问题提示及需要的音频视频链接,利用多媒体的声画感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情境,品味散文诗的意境,从而产生共鸣。
2、音频:范读课文时配乐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读出韵律美,读出情感美。
3、微视频:利用微视频讲故事,进行铺陈渲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
4、云盘:运用百度云盘,提供助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