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90个字。

  12懒惰的智慧
  名校讲坛
  1.主题解说
  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进步。进而提出全文的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重点突破
  本文的举例论证有什么特色?
  提示:(1)文章开始用社会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如第3段举社会发展进步中取水(详写)和渡水(略写)方式变化的例子,说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单调乏味的劳作。
  (2)作者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一层层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
  3.难点攻克
  作者为懒汉正名,提出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一观点,那么这里的懒汉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提示:文中所说的懒汉指那些讨厌做吃苦受累的事,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愿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能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懒惰”实际上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干工作。
  4.结构图解
  提出论点懒惰激励发明
  举家务(反面论证)
  例社会普遍现象职业劳动
  论(正反对比论证)
  证典型事例(正面论证)
  总结结论懒惰促进人类进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倦容(    )        训诫(    )        碗碟(    )        摞()
  水泵(    )        阀门(    )        捷径(    )        活塞()
  2.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个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的领导也同样懒惰。(      )
  (2)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没有趣味,缺少情趣的劳作。(      )
  (3)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
  3.(广东中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