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0个字。

12. 懒惰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掌握本文别致的论证结构和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3.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掌握本文别致的论证结构和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名字叫《懒惰的智慧》,请大家说说你们对“懒
  惰”“智慧”这两词是怎么理解的?(在感情色彩上,一个是贬义的,一个是褒
  义的。)把这样两个词放在一起,作者想说明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在美国作家
  凯利的文章中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的议论性文字。
  明确:
  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
  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其
  他的便是证明论点的分论点。
  三、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
  1.所举事例如下:
  (1)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
  (2)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上;
  (3)远祖取水、渡水之事;
  (4)波特懒洋洋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
  (5)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推
  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是懒汉;
  (6)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
  (7)懒汉建立“2+2=4”的规则。
  2.学生讨论事例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
  明,充分论证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