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1980+2360字。
课题:《我很重要》(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
能说出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运用段落分层的方法给本文划分层次结构;
会解决: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3、体验:学习本文后尝试认识和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
1、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2、体会和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6-8页内容,对课文中出现的陌生的、重要的字词,作好必要的标注。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随堂优化训练》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对于自己,对于“我”,我们有多少认识呢?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③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
……
课题:《我很重要》(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会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了解并掌握本文“欲扬先抑”“入情入理”的写法;
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理性面对“我不重要”与“我很重要”的观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6-9页内容,对成语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本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为什么用连续的“我不重要”开头?(欲扬先抑,通过对比,来强调“我很重要”)
(使学生理解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请同学们按照“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的脉络给文章分层。它们(这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知识梳理
1、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
……
课题:《我很重要》(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中主要的一些修辞手法;
2、会运用平行结构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反问、夸张、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
2、学习运用平行结构来表达一个中心;
3、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认知排比与平行结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6-9页内容,对修辞手法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文章在表述“我很重要”时所列的八个原因 之间构成什么逻辑关系?(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逻辑思路和写作手法有一个认知)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还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大家找出这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来。
二、知识梳理
1、平行结构,是指在论证某个观点或论题时,将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的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从属于中心论题或观点的,它们之间地位平等,呈平行关系,故称平行结构。
依据平行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可以将其大致分成如下几类:
分解类平行结构,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