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课件+课时作业
04.doc
04.ppt
05.doc
05.ppt
06.doc
06.ppt
07.doc
07.ppt
表达02.ppt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我愆期 愆:拖延
B.以我贿迁 贿:财物
C.渐车帷裳 渐:逐步
D.夙兴夜寐 兴:起身
【解析】 C项“渐”,动词,溅湿,浸湿。
【答案】 C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解析】 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B项“其”,①②都是代词,他。C项“至于”,①动词,到达;②就,表承接。D项“之”,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答案】 B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遑启居, 狁之故 遑:恐慌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战车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捷:胜利
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盬:休止
【解析】 A项“遑”的意思是“闲暇”。
【答案】 A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B.①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②夫晋,何厌之有
C.①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②取武阳所持图
D.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 A项“止”,①句尾语气词;②动词,阻止。B项“之”,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所”,意思相同,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D项“矣”,①表陈述语气;②表感叹语气。
【答案】 C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靡室靡家, 狁之故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第5课 离骚
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替:替换
B.谣诼谓余以善淫 诼:诽谤
C.忍尤而攘诟 尤:厉害
D.岂余心之可惩 惩:惩罚
【解析】 A项应为“废弃,贬斥”,C项应为“责骂”,D项应为“受创而改变”。
【答案】 B
2.对下列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B.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C.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D.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挫”,挫折
【解析】 “错”通“措”,措施。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兮
【解析】 A项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C项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上困难。D项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指技艺巧妙。
【答案】 B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 ②回朕车以复路兮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 ④固前圣之所厚
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解析】 ①②均为连词,相当于“而”;③④均为本来。
【答案】 A
5.从词类活用的情况看,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项是( )
……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C.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计:打算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信:书信
【解析】 D项,“信”,这里指使者,媒人。
【答案】 D
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B.府吏见丁宁 寡妇起彷徨
C.本自无教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可怜体无比 叶叶相交通
【解析】 B项,“丁宁”,古今义为“反复嘱咐”;“彷徨”,古今义为“走来走去,犹豫不定”。A项,“共事”,古义为“一起过日子”,今义为“在一起工作”。“穷困”,古义为“(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为“经济困难,生活贫困”。C项,“教训”,古义为“教养”,今义为“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一提”。“交通”,古义为“交互相通”,今义为“运输事业的总称”。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卿当日胜贵 手巾掩口啼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B.自名秦罗敷 交广市鲑珍
吾师道也 范增数目项王
C.足以荣汝身 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D.逆以煎我怀 项伯杀人,臣活之
千万不复全 吾得兄事之
【解析】 D项,“煎”“活”为动词的使
……
第7课 诗三首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fú) 赠遗(wèi) 譬如(bì)
B.慷慨(kǎi) 子衿(qīn) 鼓瑟(sè)
C.采掇(duō) 阡陌(mò) 哺育(pǔ)
D.羁鸟(jī) 守拙(zhuō) 樊笼(fán)
【解析】 A项,“譬”应读pì;B项,“衿”应读jīn;C项,“哺”应读bǔ。
【答案】 D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欲遗谁(赠送) 还顾望旧乡(看)
B.但为君故(但是) 何时可掇(收获)
C.少无适俗韵(迎合) 山不厌高(满足)
D.桃李罗堂前(罗列) 复得返自然(重新)
【解析】 B项,“但”,只是,仅仅;“掇”,拾取,采取。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