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作文讲评
追求“发展” 造就“华章”
——“醒”作文讲评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樊素晨
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分析本次作文,找出在“发展等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有创新”上下功夫,追求发展等级,造就华美辞章。
具体教学过程
1、基本情况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中心较明确,结构较完整;但缺乏创新,缺乏亮点,在发展等级上做的不够。(发展等级的分值由原来的10分飙生至20分)
2、明确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
特征 阐释 指向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立意
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选材
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语言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立意、选材、
构思、拟题
●有创新
一、立意
1、基本情况
“醒”普通立意:
醒悟、清醒
2、思路引导
如何使立意有创新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元•陈绎曾《文说》)
立意创新的四种思路:
横向扩展、纵向引申、双向辨证、逆向反弹
横向扩展:
醒——保持清醒(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时刻警醒(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日三省吾身)
(道德层面)
——敏锐悟性(思维的活跃,见微知著,见一落叶而知天下秋)
——不断醒悟(在不断醒悟中逐渐认识自己,认识事物,不断取得新的发现、新的进步)
(认知层面)
纵向引申:
自己时刻警醒——国家、民族也需要时刻警醒——甚至是惊醒(鲁迅用如椽的大笔惊醒了国人沉睡、麻木的灵魂。发生在欧洲某些国家的焚烧温州鞋的事件,也应该让我们的企业为产品质量、为中国形象而惊醒)
双向辨证:
(1)“醉拳”讲究形醉神醒,醉与醒的统一。
(2)人虽醒着,而心却睡着。(我们某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人民利益漠不关心,对党性原则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