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3张,教案约3280字。

  斑纹•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自然界的斑纹。
  2、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本文语言的独特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作者心语]
  《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周晓枫
  二、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三、 解题:
  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 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条纹。
  周晓枫的许多作品都以动物为主题,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这可能受到了法国科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
  这类文章现在很多,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斑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也许称之为散文更为合适,但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法还是说明,说明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现象。
  四、初步感知:
  ※※※ 题目“斑纹”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1、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2、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文章结构
  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蛇的斑纹,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
  1节:写蛇之外形。
  2、3节:写蛇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4、5节:写蛇的侵害性。
  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其他动物,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6节:发现简单的重复。
  7节:发现其它动物的斑纹的形态。
  8节:发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差别,
  9节:发现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有 相同的斑纹。
  10节:发现大自然中的斑纹,有对称设计。
  第三部分(第1l--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