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30字。

  斑纹(一课时)
  杨鑫
  一,教材分析:
  《斑纹》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以体现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学生初读时一定不甚喜欢,因为感觉完全是散文,怎么到了这个单元呢。特别是读到第三节“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时,感觉这样的句子怎么能是说明文呢,完全把神话与客观自然混在一起谈了。但等读到第八节时,便不能不惊叹作者的才华。第八节写到鹿与老虎在夜间出没,作者情不自禁抒情地描写,写出极美的意境!(这里的文字读一遍就几乎能背上了:当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空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等到读完全文,感觉作者真是有才华,文章也是好文章,颇有哲理颇有意境的可让人回味的好文章。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自然界的斑纹。
  2、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 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五,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科学世界真是缤纷多彩,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发现,就让我们跟随周晓枫走进这奇异的自然,欣赏《斑纹》独特的美丽。
  (二)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一直从事散文写作,作品有《它们》、《鸟群》、《圣诞节的零点》、《种粒》、《斑纹》、《马戏与杂技》、《幼儿园》、《黑童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等。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和《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