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教学案约850+4280字。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谈中国诗》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从原文中找相关信息、提炼信息、整合信息。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规范答题思路。
  重难点 提炼信息、找全信息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一、课前提问(3分钟)
  二、作者及作品、字词见学案及幻灯片(4分钟)
  三、理清文章思路。参见幻灯片。(3分钟)
  四、读《谈中国诗》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中国诗的哪些特征?(分条作答)作者是怎样阐述的?(30分钟)
  明确:(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 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
  ……
  《谈中国诗》导学案
  妙语珍藏
  学习目标
  1.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时数
  1课时
  了解积累
  一、背景知识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文学常识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         》,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      》;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三、字音字形
  1.注音
  一蹴(  )而就   梵(  )文   轻鸢(  )剪掠   精髓(  )
  数(  )见不鲜   颦蹙(  )   吞声咽(  )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一蹴而就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  入场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