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15-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一单元 课件+检测(6份)
1 荷塘月色.doc
1.荷塘月色.ppt
2 故都的秋.doc
2.故都的秋.ppt
3.囚绿记.doc
3.囚绿记.ppt

  语文•必修2(人教版)
  第一单元
  1 荷 塘 月 色
  “焯”与“炒”大不同
  2013年2月7日《濮阳早报》刊有《闷蔓菁》一文,其中有一句话:“把蔓菁切成细丝,把白萝卜切片,热水炒后,在瓷盆子里拌均匀,开始捂焖。”此处的“炒”应为“焯”。
  “焯”是指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煮一下就捞出来,比如菠菜、白菜、豇豆等都有焯后再凉拌的烹调方法。“炒”指的是把东西放在锅中搅拌着弄熟,一般炒前要先放些油。“炒”除了根据食料的不同有可能稍微淋一点点水之外,整个过程几乎不加水,更不要说放进水里煮了。
  中华美食魅力无穷,不仅在于食料,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比如煎、煮、炝、炸、焖、煨、烩、烤等各有各的特色。“炒”和“焯”是比较常见的烹调方法,不能混同。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雷冰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你我》、《匆匆》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
  ……
  2 故 都 的 秋
  “从一而终地写出来”?
  曾读《生命的智慧》(线装书局2007年9月第1版)一书中的《从文学的历史真实看“戏说”与“正说”》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的写法很简单,是那种编年史的写法,恨不得把这个人的简历和他某年的具体行为,以编年的顺序从一而终地写出来。”
  揣摩文意,文章是想说,把这个人的简历和他的具体行为,以编年的顺序从开始到结束,原原本本地写出来。遗憾的是,文中用了个不伦不类的词:“从一而终”!
  “从一而终”是个成语,指跟从一个丈夫,即使他死了或移情别恋,也不再嫁人,比喻用情专一,始终不渝。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上述文章的意思无疑与“从一而终”不搭界。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刘从军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3*囚 绿 记
  “输死一搏”?
  第三节比赛,看到希望的四川队展开输死一搏,反观同曦,想赢怕输的情绪异常严重,单节比赛就输了13分……
  这是2013年7月29日《现代快报》A24版所刊登《同曦丢了NBL总冠军 没丢进军CBA希望》报道中的一段话。其中的“输死”,显然是“殊死”之误。殊,本义为死亡,也指断绝。“殊死”本来是“诛斩”“杀死”的意思,是一种斩首的死刑。《庄子》“殊死者相枕也”中的“殊死”,就是这个意思。后引申为“拼命”“决死”,如《汉书•韩信传》“军皆殊死战”中的“殊死”。
  在现代汉语中,“殊死”这个词依然活跃。如:殊死抵抗,殊死的斗争。输即输送、运送,汉语中没有“输死”的说法。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荣先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代表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相关知识
  名家评陆蠡
  余光中:“感性散文写得最好的恐怕就是陆蠡了。”“他的散文独创在于断然割舍繁文杂念,而全然投入单纯的情感,务求饱满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