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人教版)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11份)
祭十二郎文.doc
单元拓展小博士.doc
祭十二郎文.ppt
伶官传序.doc
伶官传序.ppt
六国论.doc
六国论.ppt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doc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
狱中杂记.doc
狱中杂记.ppt
单元拓展小博士
文言翻译的复习及策略
一、从翻译失误的角度看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器物名,朝代名等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如:其李将军之谓也?误译成:大概说的是姓李的高级将领吧?
(2)以今义当成古义。有的词语随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误译成:先帝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3)该译的没译出来。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误译为,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以”没有译出来,应译为“因为”,“拜”也没译出来,应为“任命”。
(4)词语翻译的不恰当。如: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误译成:裴矩终于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遂”应译为“竟然”不能译为“终于”。
(5)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来。如:权以示群下,
……
自主赏析 祭十二郎文
一、注音
不省所怙(xǐnɡ hù) 兄殁南方(mò)
归取其孥(nú) 斗斛之禄(hú)
辍汝而就(chuò) 窆不临其穴(biǎn)
丞相薨(hōnɡ) 遽去(jù)
佐戎(zuǒ rónɡ) 万乘(shènɡ)
夭其嗣(yāo sì) 殒其生(yǔn)
奴婢(bì) 颍水(yǐnɡ)
尚飨(xiǎnɡ) 闻汝丧之七日(sànɡ)
二、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去,离开人世
3.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解释词义
1.诚乃能衔哀致诚 (名词,诚意、 心情)诚知其如此 (副词,果真、 如果)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明诚难明矣 (副词,确定、 实在)
……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一、注音
伶官(línɡ) 契丹(qì) 锦囊(jǐn nánɡ)
仇雠(chóu) 勖勉(xù) 困于所溺(nì)
信函 (hán) 俳优(pái) 汾州(fén)
度曲(dù) 为天下笑(wéi) 系燕父子以组(xì)
二、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通“仇”,仇敌
三、解释词义
1.衰何其衰也盛衰之理(动词,衰落)(动词,灭亡、衰亡)
2.盛其意气之盛盛衰之理盛以锦囊(读“shènɡ”。形容词,强盛)(读“shènɡ”。动词,兴盛)(读“chénɡ”。动词,装着)
3.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而皆背晋以归梁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可以知之矣(介词,与“所”组成“所以”,表示“……的原因”)(介词,把、将)(连词,表顺承、可不译)(介词,用)(介词,凭借)
4.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而告以成功(动词,告诉)(动词,祷告)(动词,报告)
5.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以乱易整,不武(形容词,容易)(形容词,轻易)(动词,代替)
四、古今异义
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赏析示例 六国论
一、注音
邯郸(hán) 弊在赂秦(lù)
厥先祖父(jué) 草芥(jiè)
与嬴而不助五国(yínɡ) 殆尽(dài)
洎牧以谗诛(jì chán) 暴霜露(pù)
燕赵之君(yān) 日削月割(xiāo)
为国者(wéi) 胜负之数(shù)
反间计(jiàn) 下咽(yàn)
二、通假字
1.暴霜露 “暴”通“曝”,暴露
2.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假使
三、解释词义
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