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5份。

  专题测练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①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②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 ①狃:习惯,拘泥。②尹铎:据守晋阳的长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伯好利而愎  愎:固执
  B.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  致:表达
  C.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图:谋取,对付
  D.恐事未遂而谋泄  遂:成功
  ……
  专题测练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杨烈妇传
  (唐)李 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①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②。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注  ①爨(cuàn):烧火做饭。②陴(pí):城上的矮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济:成功
  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C.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坚守
  D.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  卑:卑鄙
  【答案】D [卑:地位低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专题测练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五)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帝①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注】 ①帝:晋武帝司马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
  B.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
  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当:挡住
  D.面陈伐吴之计  面:当面
  【答案】A [委:托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沈以故吏免  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B.每为边害,祜患之  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
  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答案】C [A.第一个“以”是介词,因为;第二个“以”是介词,用。B.第一个“为”是动词,成为;第二个“为”是介词,表被动,被。C.两个“者”均为代词,……的人。D.第一个“若”是连词,表假设,如果;第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