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湘夫人
教学目的: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3、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4、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
3、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第一节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楚辞”及《楚辞》:
1、“楚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
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