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350字。

  8  兰亭集序
  编写:  陆晓芳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2.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
  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1.解题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3.作者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王羲之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法,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