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7张,教案约4400字。

  课题:过秦论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
  2.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说理的脉络。
  3. 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4.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 在诵读和讲析中领悟作者叙事手法和说理的妙处。
  2. 领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以史鉴今。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和讲析中领悟作者叙事手法和说理的妙处。
  2.领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以史鉴今。
  【课时安排】
  本课预计用四课时学习。
  【德育渗透】
  形成以史为鉴的认知观。
  第一课时(文学常识、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10卷58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本课所选为上篇。载于《新书》第一卷。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2、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