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10+2540字。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
同学们先把书翻到52页。52页上面有一幅《嫦娥奔月图》。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虽然等我们长大以后,很遗憾地得知,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神话,是人类虚构的,但是,嫦娥所去到的、地球以外的那个神秘的世界,却因为这一个神话而深深地印刻到了我们的脑海里。
而到了明朝,终于有一个人,把我们“飞天”的梦想从神话拉到了现实中。他就是明朝的士大夫——万户。万户他试图用自制的火箭飞向天空,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的努力、他对天空的向往,无疑又拉近了我们人类和外太空的距离。
一直到了2003年10月15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日子,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被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载入了外太空。可以说,这是一件令全中国为之振奋、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大事。当时,对于我们的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包括神舟五号的研发团队等等,关于他们的报道,多到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那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这篇,我们教材在众多报道中特别为我们选取的《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
二、 主要内容
我们无论是在分析课文,还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第一步,最基础的,我们首先要通过初读文章,来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内容。那我们如果想第一遍读一篇新闻,就能够整体地把握这篇新闻,就必须通过初读来达到两个目标:归纳主要内容、划分新闻结构。
先来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新闻从结构上,可以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
该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它是高一课程,属于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高一年级学生第三次学习新闻。在前两次学习之后,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划分新闻结构,比较准确地提取新闻中的主事件、关键信息。
这篇新闻的写作目的,是要带领我们一起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基于这种写作目的,虽然它的新闻主事件是“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但它的主要内容却并不着重于该新闻事实,而是回顾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一、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阅读新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三、 情感目标:感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难以及从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其中,重点是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感悟我国航天人的精神。难点是从
这一课我设计一课时完成。下面是我具体的课程设计。
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飞天梦想”。包括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等有代表性的故事。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引发他们对于“飞天”这一事件的兴趣。从而为学习该篇新闻奠定情感基础。
二、要求学生划分新闻结构,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我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完成。对他们的自读要提出两个要求:
1、 读课文的同时,把段落标好,把不熟悉的生字生词画出来。这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他们平时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2、 阅读要速读,5分钟完成。对时间的要求,是要培养他们的速度能力。因为我们在各项考试中,对于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要求,基本上都是速度。
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为我们介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自己总结出来。划分结构是之前几课就强调的知识点,这里要让他们再次落实阅读新闻的方法。
在结构的划分上,有一个位置同学们可能存在异议。就是对第29自然段的划分。第29自然段应该属于结语当中的一部分。因为,它与之前28段的内容出现了断裂,不再继续回顾,而是承接新闻一开始报道的“神五发射成功”的这一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