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
议论要有条有理
[导学新概念]
写文章离不开写话语,文章就是话语的建筑物,但话语本身不是文章,因为文章中的每句话并不是孤立的句子。几个或更多的句子结合在一起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关系,要不然,我们祖先就不会有“语无伦次”的说法了。所以,议论要有条有理,就是说一篇议论文要层次清楚,结构得体。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它的规律并不存在于词句之内,而是存在于词句之外,你不能说哪句话是结构,但哪句话也是一个结构因素,所以结构就存在于词句与词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安排结构不单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实质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在写作中的反映。结构杂乱的文章是表现不出条理清晰的内容的,结构杂乱正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混乱。所以,写文章就要研究文章的结构。我们这次写作的学习重点就是掌握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模式。
一、为什么要安排好结构呢?
结构是文章的基本模式,既然这些模式是最基本的,那么,就要有典型性、通用性,能反映出文章布局的基本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如果说从审题立论到调动材料是写议论文的构思教程,那么,加工后的第一个半成品就是文字化了的结构提纲。编写写作结构提纲,是完善构想,使思维条理化、周密化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列好了提纲,就等于确立了一篇文章的骨架,为下一步行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展开论述的一般步骤,表现在文章中形成绪论、本论、结论的形式。其整体的结构布局是“总——分——总”的模式,其中,本论部分的基本结构类型可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个基本类型。
1、 并列式
总分并列式结构:一篇议论文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论点处在中心位置,即所谓的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如果本论部分分别选用若干个论据直接论证中心论点,或者列举若干个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用来论证中心论点,而且这些论据或分论点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一般也不存地明显的必然的先后次序之分,其关系表现为一种并列关系,那么,这种结构就是并列式结构。这种布局方法是从横的方面来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它好像一个车轮子,中心论点是轴,而几个方面是它的辐条。这是本论中最基本的一种结构形式。如荀子的《劝学》一文的论证结构,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方法:
分论点一:学习的意义
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二:学习的作用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三:学习的方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