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10个字。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感知文意,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3.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突破方法: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文中体现心理历程的语段并加以分析,把握人物心理,体会主人公成长历程,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突破重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修饰,符合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体验法:在研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同学们,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能读出什么?(孤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品尝一份孤独,这份孤独来自我们的同龄人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板书:孤独之旅)【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感受孤独,引起共鸣。
二、朗读课文,感知“孤独”
1.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事?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子,经受磨难,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故事。
2.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家道中落,随父放鸭--撑船赶鸭,初到苇荡--苇荡遇雨,经受考验--与鸭共成长(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设计意图】提炼内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