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80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
  黄河 罗隐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②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③,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银汉:本指上天,这里指皇室、朝廷。③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这句话是说功臣的爵位永不失去。
  1.本诗前两联所写的“黄河”有何特点?请概括并分析。(5分)
  2.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讽喻”特点,并简要概括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6分)
  (二)
  水边偶题 罗  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蒙邑先生:庄子。
  3.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6分)
  (三)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5.“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4分)
  6.“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四)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7.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5分)
  8.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6分)
  (五)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