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有简案1份。

洪泽县实验中学教学案(语文)
课题:枣核          主备人:胡国宏       审核:初二备课组
备课时间:2005-9-10      上课时间: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悬念的巧妙构思。
     2、把握本文明晰的线索。
     3、通过理解重点语句进而明白富有含义的词语中透出的拳拳爱国热情。
教学突破:
由全文的结构入手,理清文章结构,发现构思上的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等的分析,发现海外游子对几颗生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进而把握爱国之情。对个别难懂的句子,以分组讨论等形式,发现其内在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思乡爱国”的诗文名句;回忆歌曲《我的中国心》,老师准备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播放《故乡的云》,营造氛围。)歌曲中“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游子”是什么意思?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具有民族感情的大家庭,无数游子写下过许多感人肺腑的文字。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交流资料。)爱国,不一定是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小事情也能映出爱国情,本文即是如此。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内容。
2、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老师点拨。
三、通读全文,理清思路。
1、将描写“枣核”的语句划出来,思考:“枣核”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依据“枣核”这一线索,理清全文的思路。
(讨论后明确: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