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有教学设计,约2670个字。

  渔家傲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多的古诗文学习,对诗歌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诗歌鉴赏的方法,所以,只要让学生找出本诗的写作手法,从这点入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4、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来感知一下宋词的艺术魅力。
  三、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四、作者及背景简介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五、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名同学读诗,然后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感受,然后模仿自读,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呢?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