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把握意象 感悟诗情
教学设计(刘玉芳).doc
教学课件(刘玉芳).ppt
课标分析(刘玉芳).doc
评测练习(刘玉芳).doc

  高考复习专题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刘玉芳
  把握意象     感悟诗情
  考纲说明
  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复习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2、学会利用意象体味诗情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意象
  阅读诗歌,思考问题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先想到:
  再想到:
  总结一下:
  由此可以归纳出,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我们所熟悉的古诗词常用意象有:
  二、如何利用意象来体悟诗歌思想情感(答题步骤)
  典型例题一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用四个字概括本诗的意境特点。
  分析:
  第一步:找景物
  月、乌、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客船
  关键词:愁
  第二步:分析景物特点
  月、霜—冷,乌啼、钟声—静,江枫渔火—昏暗
  第三步:分析意境
  孤寂、清冷
  第四步:有意境分析情感
  思乡,孤独,寂寞凄清之情。
  典型例题二
  琅溪玡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明确:
  围绕溪水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营造了一个轻松明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