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50字。
5 归去来兮辞(并序)
目标导航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背诵全文。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重点)
2.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字词。(难点)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整体感知
《归去来兮辞(并序)》被欧阳修评价为:“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篇而已。”清新淡远而又洒脱的风格是其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作者辞官是因为官场的黑暗,但文章中却只字未提,只言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肺腑中流出,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整体感知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