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br>
 1.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br>
 2 理解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br>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br>
 4.引导学生认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br>
 重点难点<br>
 1.重点:<br>
 (l)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br>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br>
 2.难点:理解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br>
 教学时间:二课时<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br>
 一、预习<br>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br>
 <br>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br>
 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刻苦工作。<br>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的私利。也指想不付出艰<br>
 苦的劳动,而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br>
 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却没有功效。<br>
 2.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br>
 二、导入<br>
 1.作者简介。<br>
 (想和做)选自(胡绳全书)。作者胡绳,江苏省苏州市人,笔名蒲<br>
 韧,中国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br>
 年在上海参加爱国救亡运动,40年代担任(读书月报)主编,解放后历<br>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学会会长等<br>
 职。胡绳早年从事哲学的普及工作,曾发表哲学通俗读物(新哲学的人 <br>
 生观)等,以后一直从事哲学、历史、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br>
 (思想方法)(理性与自由)(怎样搞通思想方法)(二千年间》等。<br>
 2.解题。<br>
 这是一篇论说思想修养方面的小短文。标题(想和做)是一个并列<br>
 短语,提出了人类活动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启发读者去思考两者之<br>
 间的关系。文章围绕着想和做的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议论,说明了两者<br>
 如何有机结合的道理。<br>
 三、正课<br>
 1.速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br>
 2.讨论并归纳:<br>
 第一部分(l~5段):概述两种人的表现,阐明中心论点。<br>
 第一层(l~2段):概述两种人的表现,一种是“只会空想,不会做<br>
 事”,另一种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br>
 第二层(3~4段):对这两种人进行评价。对“空想”的人,说他们<br>
 是“空想家”;对“死做”的人,说他们是“跟牛马一样”。<br>
 第三层(5段):总结上文,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br>
 要联结起来”。<br>
 第二部分(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怎样把它们结<br>
 合起来。<br>
 第三部分(8段):联系学校生活实际进一步论述。<br>
 第四部分(9段):总结全文。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论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