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字。

在教学中走进语文美的世界
金山中学 陈舒心
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时,我们常常忽视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片面地追求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恶作剧,常常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技术训练,排除了语文课中的情感因素。其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机械重复的练习,随心所欲的问答,支离破碎的分析,填鸭式的灌输,一堂堂语文课被变成对一篇篇完整的课文进行肢解的抽筋剔骨课。其恶果就是窒息了语文课的灵动生机,禁锢了语文课的醇浓韵致,扫荡了语文课应有的绝美的风景,无情地把生命意识逐出了课堂。随之,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不能不受到压抑,学生一步一步远离语文教学, 似乎花的精力越多,掘到的东西越索然无味。结果,整个语文教学逐渐萎缩。
其实语文是一门集人类文明之大成的学科,它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包罗着众生万象。那一篇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构筑了一个个精美的世界。那里有美丑、善恶的交锋;有人性的完善与扭曲;有山川的灵秀与壮丽;也有世界的幽默与滑稽;哪怕是议论文与说明文,也洋溢着严谨、思辩、明晰的理性美。可以说,语文本身是一个美的所在,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因此在充满着“美”的鲜花的语文园林中,老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外,还应从美学的角度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世界,以美冶情、把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作为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从语文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得到美的陶冶,使语文教学达到寓美于教,寓美于学,以美育人的目的,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挖掘语文美的因素,感受美
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翻阅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的因素,“美”就象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里。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动作、对话(唱词)、背景组成的“冲突美”;散文的清越、隽秀、玲珑的“神韵美”;诗歌的凝炼、含蓄、跳荡的“音乐美”,都能从“美的形式”勾起我们审美的冲动。还有议论文中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明理表现的“逻辑美”,说明文章以时空过程为顺序表现的“建筑美”,也是一片美的天地。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英雄人物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的赞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正真、友爱的高贵品质……它们就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千姿百态美的世界。美,不管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要人们以“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去体验,在灵魂深处得到净化与升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那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给学生造成一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