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30字。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 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的多种手法。
3. 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复杂情感态度,既写出了项羽的性格缺陷,也对其倾注了同情和惋惜,文末又礼赞了这位悲剧英雄。
学习重点难点:
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 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是“摩形传神,千载如生”。
学习方法:
诵读,质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全国,项羽和他叔叔项梁也在江东起兵,项羽就是在这场风风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的叱咤风云的一生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他的英勇刚烈 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令后人无限敬仰和同情。司马迁运用他那传神之笔,记述了项羽和强秦及刘邦的斗争的壮阔的军事场面,情节起伏,气势磅礴,脉络清晰,语言生动,人物想象栩栩如生。
文中破釜沉舟、 鸿门之宴、 四面楚歌、 垓下之围 、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项羽本纪》重点记述了项羽一生的四个阶段:
1.吴中起兵 事业的起点;
2.巨鹿之战 功业顶峰;
3.鸿门宴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4.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英雄末路。
二 、预习要求
1.学习字音
王翦 栎阳 狱掾 力能扛鼎 垓下 釜甑 歌数阙 麾下
刈旗 披靡 自刎 绐骗 苗裔 自矜 会稽
2.解释加点的词语
不肯竟学( ) 力能扛鼎( ) 楚兵冠诸侯( ) 项王军壁垓下( )
田父绐曰( ) 斩将刈旗( ) 期山东为三处( ) 顾见汉将司马吕马童( )
何兴之暴也( ) 自矜功伐( )
3.参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
三、研习文本(1-3)段,合作探究
1.项羽学书不成,又去学剑;学剑不成,又去学兵法,“又不肯竟学”,但是他“才气过人”,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什么联系?
2.项羽见秦王,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什么样性格?
3.课文第三段写巨鹿之战的经过,巨鹿之战是项羽人生事业的顶峰,司马迁是怎样极力渲染项羽的将帅神威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