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4张,约3660+60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声求气”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 重点,以“读” 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当然也应该是我们教授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全文以对话为主,诵读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话的诵读。
  【教学目标】
  以新课标为指导方向,立足于本课及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全文,能够熟练背诵;识记重要的实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烛之武退秦师》虽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
  1、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
  2、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此外训练文言句子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联系前后文,准确翻译句子。
  烛之武的说辞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我将此课的难点确定为:烛之武的说辞艺术赏析。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课前准备: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
  ……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夜缒而出      (在夜里)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