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左传》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属于先秦历史散文,节选自《左传》。文章需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多,同时写人栩栩如生,记事波澜起伏,人物对话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2.品味人物的语言艺术,并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品味人物高超的语言艺术,并把握人物形象。
四、教法构想
本课拟用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诵读、边读边译、师生相互质疑等方式完成对文言知识的积累。第二课时除了巩固文言知识的积累外,主要通过诵读、引导、探究等方法品位人物高超的语言艺术,把握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本文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张翼德喝退曹军的故事提出疑问:张翼德是凭借勇武喝退曹军,那么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由此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㈡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㈢积累文言词语
1.教师检查学生翻译课文及文言词语掌握的情况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查书面作业
2.学生对不理解的文言词语质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