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教案约1940字,第二课时内容。
《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第2课时)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李 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思考。
2.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以及通过诵读品味、交流质疑和书面表达等方式,感受诗中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在变化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女主人公善良真诚的心灵之美、自由独立的人格之美,培养自身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思考。
2.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第2课时。
五、文本简析
《卫风•氓》选自《诗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学习此单元意在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经典诗作形成整体认知,感受其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在本课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代诗歌,增强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更要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优秀作品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而《氓》作为《诗经》名篇,显然是“先秦诗”一课的重点内容,它对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源头《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手法,感受其思想与艺术魅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2.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