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
丰子恺1.doc
巴金1.doc
巴金2.doc
巴金3.doc
曹德旺1.doc
曹德旺2.doc
曹德旺3.doc
曹禺1.doc
曹禺2.doc
曹禺3.doc
丰子恺2.doc
丰子恺3.doc
韩愈1.doc
韩愈2.doc
韩愈3.doc
柳宗元1.doc
柳宗元2.doc
柳宗元3.doc
曼德拉1.doc
曼德拉2.doc
曼德拉3.doc
庄子1.doc
庄子2.doc
庄子3.doc
嵇康1.doc
嵇康2.doc
嵇康3.doc

  人物 (巴金1)     2015.11.03周二
  一、人生缩影
  1904年11月25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巴金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归国,后与靳以编辑《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并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负责编辑《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出版短篇集《将军》、《沉默》等。
  1936年11月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辗转于香港、广州、汉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庆等地。出版《春》、《秋》、《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抗战胜利后,出版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国际笔会主席,《收获》主编等职。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辑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二、懿行美德       
  【摘要】巴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物质生命的有限性,人的精神生命的无限性。一个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让生命开花的老人,他,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现代意义。
  一、走出“大观园”——独立  
  《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在巴金的作品里同样也有个“大观园”。这里有聪慧凄婉、多愁善感近乎林黛玉型的女性梅表姐;有贤惠端庄、待人周到的近乎薛宝钗型的女性瑞珏;有爱生活,爱一切,保持身心晶莹剔透近乎晴雯的鸣凤……,她们都因了这个“大观园”造成了悲剧的命运。只有“大观园”中的那个男孩子最终走了出来。“大观园”固然好,但那里不属于真正的自己,要想拥有真正的生命,走出“大观园”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封建的大家庭给予青年人是许多的桎梏。巴金在四十年代写的一篇散文《爱尔克的灯光》至今令许多读者深思。“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灯光”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姐姐始终为弟弟点着那缕不会迷失方向的灯光,但最终只能在等待中死亡。十八年的旧梦重温,更让作者刺眼的是那四个
  ……
  人物 (曹德旺1)编辑:徐荣华  2015.9.15 周二
  一、人生缩影
  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尝遍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他集资627万元,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2011年胡润中国慈善榜发布:曹德旺捐款45.8亿元成为中国首善。 2012年慈善排行榜揭晓曹德旺捐35亿蝉联首善。
  二、懿行美德
  1.中国首善
  30多年,曹德旺捐款高达50亿元,被外界称为“中国首善”。同样是做慈善,和陈光标的高调裸捐比起来,曹德旺明显要低调多了。除了2010年4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玉树地震救灾募捐活动上,和儿子曹晖以个人的名义捐出1亿元人民币,曹德旺一直避免过于频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各种论坛、颁奖典礼、俱乐部活动中,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
  捐这么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疑惑的一个问题。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明确表示:“我真正的追求,就是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考虑这件事怎么实现。”只是这样的话在当今这个社会说起,连他本人都觉得不会有人相信。
  2007年,福耀集团里有位实习生得了白血病,曹德旺支付了100多万元的医药费。“我跟下面总公司经理说,你发现公司员工有重大困难,不要请示。需要解决,就
  ……
  人物(曹禺1) 编选:徐荣华 2015.10.27 周二
  一、人生缩影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
  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二、懿行美德
  1、洗澡读书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2、删改台词
  1954年春天,北京人艺排演《雷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作为剧作者和院长的曹禺,竟对台词做了比较大的删改。
  第二幕,蘩漪原来有这样一大段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得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