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约2920字,视频素材1个。
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相关的字词句式等本文基础知识。
2)明白本文的大意,能独立进行翻译。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文本,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
4、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教好,主动性较强,自主学习习惯较好。
【重点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2、难点:定语后置。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是柳宗元的《渔翁》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的内心世界。他用山水寄托自己的孤苦无伴。这种心绪在他很多文章中都有体现。今天我就和大家一同与柳宗元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去感受柳宗元面对苦难时的立场,以获得某种踊跃的启示 。
【讲授】
先学检查
1、读课文,正音,断句。
2.两段写的内容。
3.定语后置归纳
4 走近柳宗元和课题
【活动】
小组讨论
(1)总结实词、词虚、词特殊句式。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