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7张,约1180字。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意,把握课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内涵。
  2、过程与与方法:通过自主翻译,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和应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仁义礼智”的高尚道德境界。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预习、翻译、质疑、熟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用PPT展示人类苦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忍人之心“(同情心)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教师检查、正音
  三、自主研读
  活动:教师巡查,学生自主出声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1、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边读边翻译课文。
  2、 学生针对疑难质疑,教师答疑解惑。
  3、 抽查翻译,检查自学效果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3.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
  四、合作探究
  活动:PPT展示论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论题:
  1、 材料一阐述了哪“四心”?他们又是哪“四端”的萌芽?
  成果展示:
  四心                                                   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