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60个字。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钱塘湖春行》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三首,属于必读诗歌。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次北固山下》等古代诗歌,已经有了学习诗歌的基础,对于这首诗歌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本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西湖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如同展开一幅精美的画卷,把杭州西湖的春天之美抒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该诗语言浅近平易,充分体现出白诗的语言风格,且很符合初中中学生理解背诵的要求。同时,这首诗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首尾呼应,中间又集中写景,体现出诗的结构美,它的这种写作特点也值得学生们借鉴。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一点,我结合了所教年级与本课特点,从不同维度把握、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且背诵这首诗;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诗人描绘的初春意象、营造的生机的意境、抒发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春天钱塘湖的美丽意境、浅显平易的语言,推敲诗中用字的精妙之处,以此培养学生对于唐诗的赏析能力,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反复朗读中启发学生阅读兴趣,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以此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个目标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本诗的鉴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赏析能力。
2.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体会作者的用字之妙。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初中一年级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不爱朗读。从这个学情出发,我采取了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体会诗人白居易的情感。另外,通过诵读,培养他们对美文的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