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610字,练习题无答案。本资料为二轮复习使用资料,非常翔实,共五大板块:策略板块、基础板块、阅读板块、作文板块、资料板块。方法技巧与强化训练相结合,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附录资料也具有实用性、归纳性。

  高考总复习
  二轮资料
  编辑者:huayu
  目  录
  【策略板块】
  策略1   语文二轮复习技巧 ……………………………………………………………………1
  策略2   高考临考指导 …………………………………………………………………………3
  【基础板块】
  专题1   语言基础知识专项突破 …………………………………………………………………6
  专题2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11
  专题3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专项突破…………………………………………………………14
  【阅读板块】
  专题4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23
  专题5   古诗鉴赏专项突破………………………………………………………………………27
  专题6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33
  专题7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38
  专题8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46
  【作文板块】
  专题9   作文主题专项突破………………………………………………………………………54
  专题10  作文体裁专项突破………………………………………………………………………57
  专题11  作文技法专项突破………………………………………………………………………64
  【资料板块】
  资料1   教材中字音字形汇编 …………………………………………………………………78
  资料2   高考500个易读错的字音 ……………………………………………………………83
  资料3   高考300个易写错的词语 ……………………………………………………………86
  资料4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88
  资料5   句式杂糅的常见结构汇编 ……………………………………………………………90
  资料6   文言文阅读常见词语集锦 ……………………………………………………………92
  资料7   教材中成语汇总 ………………………………………………………………………98
  策略1  语文二轮复习技巧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已掌握的知识,使之成为系统并形成综合能力。在这一轮复习中,考生要按照高考《考试说明》和近几年本省市高考题涉及的知识能力要点,将各个考点的知识分成专题进行整理和训练,并做一些综合能力训练题,强化知能融合,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一、归纳分类,强化记忆(字音、字形、成语、名篇名句)。
  对字音、成语、名篇名句这些识记的考点,要归纳整理,以强化记忆。对于名篇名句,要准确记忆,还要在理解和赏析的基础上,分类整理。
  二、结合语境,辨析细微(实词、虚词、成语)。
  正确使用实词,要注意准确辨别词义,分清词语的搭配关系,明确具体语境,弄清语体,辨清轻重,辨明色彩。近义词的辨析,重在区别不同语素,如“遏制”与“遏止”,前者重在“制”,即“控制”,后者重在“止”,即“阻止”。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应该使用的词语。对于虚词,要注意成分是否完整。对于熟语,要注意感情色彩,不要褒贬不分,要准确理解词义,不能望文生义,故意曲解;不要谦敬失度。
  三、熟记类型,掌握方法(辨析并修改病句)。
  要熟记病句的一般方法。辨析和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辨析病句一般采用客观题型,可以采取语感感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逻辑推断法来确定病句的类型。修改病句一般采用主观题型,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对症下药;一般方法是“增”、“删”、“换”、“调”。要掌握规律,并抓住典型题目和重点病句反复训练,以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抓住意象,善于表达(诗歌鉴赏)。
  要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能够赏析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诗歌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和诗歌的风格;同时,还要能够评价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本轮复习中,应该以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和训练书面表达为重点。
  五、注重迁移,举一反三(文言文阅读)。
  对于文言文实词,平时要结合教材认真积累,特别是要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注重迁移训练。对于18个文言虚词、要反复训练,掌握规律。信息筛选有分类和匹配两种题型,要注重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是主观题,要熟悉评分标准,树立得分意识,加强踩分点训练。要把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有关知识落实到译文之中,做到直译与意译结合,力争信、达、雅。
  六、警惕陷阱,弄清题旨(社科文、科普文阅读)。
  要整体阅读,宏观地把握文意,同时弄清各段的侧重点和段落的转换过渡。做客观题要读懂题干,弄清说明或评论的对象,找准对应的阅读区间。要对照题目研读原文,注意细心核对。要熟悉并善于识别命题者设置的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转移话题、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武断绝对、误用模式、错用时态等陷阱,做题时能够对号入座,迅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七、分清类型,有的放矢(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主观题,一般有理解关键性词句、信息筛选整合、归纳主旨、理清文思、推断和想、表达技巧、审美鉴赏等类试题,考生要分清类型。要把握文章选用的材料和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语境深入领会,注意上下文的过渡和照应。对于简答题,只需 在原文中找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须按要求答题,有的放矢,不能挂一漏万。
  八、明确题型,有备无患(语言表达与运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包括扩充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其中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几个考点,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命题形式新颖多样,每年都会出现新题型。命题的语言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形式广告语、串台词、情景对话,增补文段,写点评等。这类题型多属于应用文,在本轮复习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必要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九、勤于动笔,规范训练(作文)。
  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平时必须严格训练。对于基础等级的六项要求,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打好写作的底子。在本轮复习中,要按文体进行训练,认真写好记叙文和议论文,并适当练习说明文,熟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基本写法。同时,重点训练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力争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积累材料,包括直接的生活材料、间接的书本材料等;二是训练写作技巧,可以采取大小作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如等级训练、文体训练采取大作文方式,技巧训练采取小作文方式。总之,要将作文的重要性真正地体现在训练中。
  在方法上,要做到五结合:
  一是“训练点”与“能力点”结合。要把“能力点”作为训练的目标,注意总结“类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训练中着眼于提高某种能力或某几种综合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摸索更多的解题技巧。
  二是“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做每一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