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小题,约11020字。

  大兴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三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2.本试卷共五道大题,含25个小题。
  3.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27分)
  1.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共3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结体遒劲,字体婀娜妩媚。
  B. 笔画粗细一致,饱满圆润。
  C. 结体奇崛变化,有龙蛇飞舞之势。
  D.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墨浓淡适宜。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厚德载物”4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1分)
  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               ;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内容。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宁高勿低 (níng)    “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折”
  B.宁高勿低 (níng)    “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
  C.宁高勿低 (nìng)    “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
  D.宁高勿低 (nìng)    “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折”
  (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运笔中锋铺毫   ②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   ③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 公共场所,我们常看到一些有情趣的提示语,但有些提示语用字却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书写要求。如居民区里“不要居高淋下,爱邻就是爱己”中“淋”字就不符合成语“居高临下”的规范书写要求。下列提示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2分)
  A.孩子学习需宁静,四邻休息需寂静——少安毋噪。(居民区)
  B.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图书馆)
  C.天地粮心,惜食莫蚀。(食堂)
  D.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公共场所)
  4.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下面这副对联为北京孔庙大成殿楹联,是康熙皇帝为曲阜孔庙大成殿所撰,由乾隆皇帝书写。在横线上依次填写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2分)
  上联:气备        与        鬼神合其德;
  下联:教垂        继        文武作之师。
  A.四时       天地日月    万世   尧舜禹汤
  B.四时       尧舜禹汤    万世   天地日月 
  C.万世       尧舜禹汤    四时   天地日月
  D.万世       天地日月    四时   尧舜禹汤
  5. 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列成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一项是(2分)
  A.鼠目寸光   星罗棋布   气焰嚣张
  B.意气风发   安之若素   不毛之地
  C.芸芸众生   珠烁晶莹   坚持不懈
  D.置若罔闻   声名狼藉   相得益彰
  6.下面语段出自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根据课文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乙】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丙】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A.【甲】逗号  【乙】逗号  【丙】分号
  B.【甲】冒号  【乙】冒号  【丙】分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丙】逗号
  D.【甲】逗号  【乙】分号  【丙】逗号
  7.学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请你从《风筝》《未有天才之前》《“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孔乙己》中选择一篇,仿照示例,写一句话。(2分)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答: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2)小题。(共4分)
  1. 一千八百多年前,汉代一位发展比较全面的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2. 浑天仪制成后,有人不相信它能测定天象。经过检验,事实证明了浑天仪是准确的。 3. 公元132年,五十岁的张衡经过精心研究,终于
  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
  4. 他发明的记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
  一下,十里击钟一下,应用的齿轮原理与现代汽车上装的某一仪表一样。 5. 张衡还造过候风仪、指南车、木飞鸟和活动的月相日历等。他研究地理绘制的一幅地形图,流传使用了好几百年。 6. 张衡还是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因此,郭沫若曾题词称颂他:“          ”
  (1)第4幅图中的“某一仪表”指的是现代汽车上安装的(   )。
  A.车速表                         B.燃油表           
  C.里程表                         D.发动机转速表
  (2)根据连环画提供的信息,请你推测郭沫若题词的主要内容。
  答:       
  9.默写(共6分)
  (1)蒹葭采采,        。         (《诗经  蒹葭》)
  (2)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3)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岳阳楼记》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之中,既赞美滕子京政绩,又交代了重修岳阳楼背景的句子是        ,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