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1160个字。
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共8分)
有如农夫走向田野,蜜蜂飞向花海,从喧嚣的闹市中来,从繁杂的琐事中来,去寻觅宁静,感悟平淡,自然而从容地走进书房。走进书房,你是自己当然的国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读中外奇书”。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甲】,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寸心熨帖而舒畅。走进书房,与书对望,置身它博大的胸怀,你的思(绪序)便如野草般疯长和蔓延,撩起喷泉般创造的力量,倍感生命诚可贵,知识价更高。常常一人憋了许久的念头急待诉诸笔端,不吐不快。这时一管在握,信笔涂(鸭鸦),神游稿纸间,心可在天外,何其快哉!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走进书房,你便走近了充实。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处汉字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绪liāo tù 鸦B. 序liáo tù 鸭
C.绪liáo tǔ 鸦D. 序liāo tǔ 鸭
(2)对“比”字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3)填入文中横线【甲】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熙熙攘攘B.纷至沓来C.摩肩接踵D.应接不暇
(4)文中画“”诗句的作者是(2分)
A.王维B.马致远C.陶渊明D.苏轼
2.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经典和历史故事。我们熟悉的许多成语都和历史人物相关,“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就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关。下面成语与括号中的人物没有关联的一项是(2分)
A.舍生取义(孟子)B.门庭若市(邹忌)
C.道听途说(孔子)D.乐不思蜀(曹操)
3.下列几项是小张同学对课文的点评,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分析】:“青白脸色”可见孔乙己的生活状况较差,时常会吃不上饭;“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可见他年龄较大;穿着脏破不堪的长衫可见孔乙己不修边幅而且很懒惰。
B.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胡屠户一贯蛮横,打范进个嘴巴,不是啥大事;但是这一回不仅“懊恼”,而且手“更疼的狠了”,究其原因,是慌张与害怕的心理。
C.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茹志鹃《百合花》)
【分析】新媳妇出场、借被子、在包扎所帮忙,给人的印象都是温和的,此时却一反常态,“夺”、“瞪”等动作表情,表现出她强烈的悲痛之情。
D.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曹文轩《孤独之旅》)
【分析】芦荡之所以如“万重大山”,是因为它和万重大山所给杜小康的感受是一样的:透不过气来的压迫。“万重大山”表面上是写芦荡,其实是抒写小康对孤独的感受。
4.“自题联”是对联的一种,作者用以自勉自励,阐明某个观点或是表达个人志趣。“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是一位名人所做的自题联。请你也尝试创作一副自题联。(4分)
上联:下联:¬¬¬
5.默写。(共9分)
(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在夸赞朋友为人不俗,交友高雅时,我们可以借用《陋室铭》中的“,”。
(4)《小石潭记》中描写潭边植物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