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10字。

  《赤壁赋》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了解苏东坡其人其事、复习巩固“赋”的文体知识。
  3.积累文中有生命力的成语,极富哲理的语言。
  能力目标:
  1.体会文中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讨论,揣摩体味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3.学习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学习苏轼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2.苏轼的人生感悟和思想体系。
  三、教学难点
  苏轼的思想体系。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问答法。
  3.启发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咱们以前学习过苏轼的《题西林壁》:(学生齐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诗情、画意、理趣三者兼备。头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写景,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景评论,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抒发自己的哲学感悟。谁能用八个字把这首诗反映的哲理给表达出来呢?(学生回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融诗情、画意、理趣于一体的精美散文,感受他豁达的情怀,领略他散文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介绍
  (学生回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