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研读诗歌,拓展应用。约3030+1670字。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诗中以作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感官经验的综合性体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五千年悠远的文明是由诗歌汇成的一条斑斓的河流,也是由音乐汇成的河流。古人喜欢听音乐,孟子就提到齐王好乐,《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古乐也美,韩娥的歌声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秦青放歌能“声振林木,响遏浮云。”思来真令人心驰神往。我们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喜欢的歌和歌手,而今天,我们要随韩愈一同去回到唐代去领略一位唐代琴者的妙音。
二、简介作家、作品
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
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宦海浮沉,一直不得志。任吏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动唐宪宗,险被处死。
2、写作背景
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琶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
三、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1学生自读文本,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1)识 记 字 音
昵(nì)昵 恩怨(yuàn) 轩(xuān)昂(ánɡ)
浮云柳絮(xù) 百鸟喧啾(jiū) 根蒂(dì)
滂(pānɡ)沱(tuó) 嗟(jiē)叹 丝篁(huánɡ)
跻(jī)攀(pān)分寸 颖(yǐnɡ)师弹琴 遽(jù)止
奔赴(fù) 冰炭(tàn) 省悟(wù)
(2)识 记 字 形
跻攀 嗟叹 丝篁 滂沱 昵昵 划然轩昂 浮云柳絮 百鸟喧啾
(3)文言实词
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未省听丝篁 丝篁: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湿衣泪滂滂 滂滂:流泪的样子。
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