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预习检测,品读课文,约1080+250字。
《伍员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2、品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3、合作探究,评价人物命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和品读,理解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着重体会人物的英雄品质,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出历史的评价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评价人物命运
教学方法:诵读涵泳、启发诱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以读带讲,以诵读带整体感知文本,以诵读人物语言完成对文本人物的分析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熟读文本,解决字音问题,借助工具书整理文言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直言进谏、忠肝义胆却造小人陷害,一把宝剑赐死;他义无反顾,仰天长啸,寒光闪过,英雄轰然倒地,他就是悲剧英雄伍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 伍员之死。
二 、检测预习效果,明确教学目标
三 、初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
要求:读准字音和句读,整理积累文言词语,
我们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跟着默读,之后我们一起来解决屏幕上的文言知识点
三 、品读:朗读鉴赏文本 分析人物形象。
小人谗害,吴王昏庸,伍员不惜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揣摩文中人物的语言,从中感受英雄形象。
1、三谏吴王 先读后译,自己就是当事者,心境,语气,重音
2、对比伯嚭的语言,诵读比较
总结人物性格
齐读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3、思考 表达: 造成伍员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